- 技术文章
激光测距原理科普介绍
2015-03-09 15:20:45 来源:黄胜强 激光测距传感器 测量方式有三个层次;分别是远距离的脉冲式测量,近距离的相位法高精度测距方式,已经微米级别的高精度测距方式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这三种测量方式的区别和应用环境。
激光测距按照测量原理通常分为三种:脉冲法、相位法、三角法。不同的测量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领域。
激光具有直线性好、发散角小、能量集中等特点。当将激光用于测距时,通常按照测距的长度以及测距原理分为不同的类型。
激光测距技术按照测程可分为绝对距离测量法和微位移测量法。按照测距方法细分,绝对距离测量法又分为脉冲式激光测距和相位式激光测距,微位移测量法又分为三角法激光测距和干涉法激光测距。
脉冲法(包括飞行时间法):由激光发射源发射一组脉冲激光,当激光脉冲遇到物体时反射到发射源。测量激光发射时刻到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再除以光速,即可计算出起点到目标距离。
相位法:由激光发射源发射连续激光波,通过计算发射波和接收波间相位差,从而计算距离。
三角法:由发射源发射一束激光,激光遇到目标物后反射到接收端。发射点、目标物、接收点构成一个三角形,通过测量三角形角度,可以测量出仪器到目标距离。
适用范围:
脉冲法通常用于远距离大量程测量,测量距离从几百米到几公里,测量精度通常在厘米-分米,测量时间短。
相位法通常用于近距离测量,测量距离从几十厘米到几十米,测量精度通常可达毫米,测量时间比较长。
三角法通常用于非常近距离测量,测量距离通常在几十毫米,测量精度可以达到微米级,测量时间非常短。
上一篇:激光测距传感器在考古中神奇应用下一篇:激光测距传感器需注意使用环境